[摘要] 在使用第三方监控工具时,都提到了 Last-Mile Monitor,各家的产品介绍中都会提到 Last-Mile 是如何如何的真实可靠。我们也在一直使用国内厂商提供的 Last-Mile 监控,效果还是可以的,这里总结一下 Last-Mile 的的前因后果。
目前很火的摩拜单车和OFO等为用户提供 Last-Mile 的骑行体验;CDN厂商则是在 Last-Mile 最后一公里上对用户访问进行加速,而有些厂商会在Last-Mile上给企业的产品提供一种可靠有效的监控服务。
(一)Last-Mile 监控是什么?
Last-Mile 是一SAS(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)应用,用来对产品(PC端和移动端)的各个层面进行监控;
Last-Mile 同时是一套监控的标准架构、可以用来监控产品的各个参数指标:网络连通性、延迟、性能、接口返回值以及各种状态的监控等。
(二)为啥要使用 Last-Mile 监控?
(1)首先,传统的监控都是从应用层面,比如运维同学都比较熟悉的 Nagios NRPE,Zabbix,Munin 等等,有些需要在被监控端安装Agent。不过即时这样,有时候也很难准确的监控真实用户的行为,比如用户在指定的网络环境下使用浏览器访问web站点的行为,特别是移动APP用户对app的具体操作体验等等。
(2)其次,Last-Mile 有很多自己的特点,具体可以参考第三点。
(3)最后,提供 Last-Mile 监控的产品做的越来越好,产品都会提供简洁的UI portal,可以在上面指派任务、然后在任务结束后看到监控结果展示等。
目前有很多专门做监控SAS的公司都在推出了Last-Mile监控方式,比如国外的Catchpoint, Apica, Pingdom, and Keynote,国内的两家比较大的有基调和博睿,他们都支持 Last-Mile 的监控,可以对PC端和移动端应用进行Last-Mile(最后一公里的监控)
(三)Last-Mile 监控的特点:
(1)监控范围广
一般传统的监控都是统一监控的模式,即从监控节点所在的IDC到各个被监控的应用或者app进行监控,小公司很少有众多的监控节点,而部署了Last-Mile的SAS厂商一般都是有多个节点散布在各个地域与网络环境下,监控点基数大。
(2)监控更真实
Last-Mile 基本可以模拟真实用户的行为对产品进行各种监控,比如利用分布在各地的真实节点对某web站点的ping值、延迟、DNS解析、建立连接时间、api的返回速度等进行信息采集,然后汇总展示。所以相对于仅有少数节点的IDC之间的监控来说这样的监控结果更加准确可信。
(3)对移动APP应用监控更为全面可靠
Last-Mile 对于移动APP的监控更加准确可靠,这里主要有四种:
(a)通过IDC中服务器上安装的模拟器进行监控,通过上传监控脚本执行指定的监控任务,然后汇总
(b)使用真实手机(手机:Andoid,iOS),在手机上安装被监控app的指定版本,然后通过脚本模拟用户的各种行为,对app进行测试、如开屏、展现、加载等等。
(c)在app加入监控码,这样可以将所有真实用户的使用情况反馈回来,然后根据打点日志进行分析汇总,形成监控报表,比如国内的友盟。
(d)这是一种最最神奇的方式,也就是招募志愿者(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),比如各大院校的学生,让他们安装应用,每天进行各种测试然后上传测试报告。
(4)监控价格
如果用到 Last-Mile 监控的话都要有些成本的,某些情况下(移动端的价格会更高)费用还真是不低,比如你需要覆盖的地域更广、网络环境更加全面的话,监控点数就需要增加很多,监控频率也很重要,一般都是挑选主要省份、城市和几大运营商的线路来达到一个合理的性价比。